做個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人
最近, 看到週遭的朋友, 有些日子過得不大順利. 總是想要給幾句鼓勵的話. 但想一想, 又希望朋友們可以自己鼓起勇氣, 邁向自己人生的坦途. 今天下午請假, 看到"大學生了沒", 來賓有小野以及他的愛女. 他的女兒談到父親對她的教育, 其中有一段, 我覺得很不錯, 有次, 她女兒問他 : [說真的, 你希望我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 可以讓你覺得驕傲?] 小野想了一想, 沉思一會兒, 對他的女兒說 : [做個自己知道想做什麼的人, 就行了.] 很棒的對話.
朋友, 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以前, 我對朋友的定義就是, 兩肋插刀, 義氣夠的朋友, 才是真正的朋友. 最近, 跟朋友談到關於"朋友的function". 所謂, 朋友就是, 當你想到他(她)的時候, 連絡連絡, 彼此打氣, 互相加油. 當你沒想到他(她)的時候, 就是各自在忙各自人生的時候. 很有種灑脫的意境. 是的, 朋友為何需要粘膩在一起呢? 即便是更親密的伴侶, 有時候, 各自解散一小段時間,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才有更多新鮮事物可share. 不是嗎?
離開, 可以做到不悲傷
最近在書店翻閱到一段話, 是講到關於生命中擁有的有形關係, 是沒有辦法一輩子維持的. 人難免面離生離,死別. 只有宗教般的信仰(神是不死的), 才有辦法維持與生命長度一般的關係. 其實, 我不是有特別的宗教信仰的人, 但是, 很多事情, 理解到這個程度. 就可以以更灑脫的心情面對生命中來來去去的人事物. 即便是事業成就到某個程度的企業家, 都有可能面臨人生的大轉折. 很少東西, 是可always keep bright. 當光線黯淡下來時, 也是可以稍作休息的時候. 不管是否曾經擁有的任何東西, 別把這些東西當作一定要握在手上, 緊緊抓住的東西. 手張開, 可以作更多其他的事情.
四十歲的規劃
同學最近聊起, 要開始進行40歳的人生規劃. 我覺得, 這個topic很有趣. 也要開始思考, 人生下半場, 可以如何演出?
Note : 針對朋友對我的comment--我是個思想成熟, 但行為舉止仍只願意停留在20幾歲的小毛頭. 我有反省過, 但在可接受的範圍下, 我還是想當那個有點小瘋癲, 小頑童的大小孩. 人生, 已有些許苦悶, 我希望可以用自嘲的方式, 輕鬆一點的度過~